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1:24 点击次数:187
无人机在现代战场正如雨后春笋,越发流行,凭借其便宜、灵活、能干的特性,从侦察到突袭,样样都能来。
可问题来了,面对这些小家伙,各国军队头疼不已。
用一枚动辄几十万的导弹去打几百元的无人机,真的是一笔亏本买卖。
于是,激光武器如同超级英雄,给予了这些军队新的希望。
说到激光武器,快准狠绝对是它的代名词。
简简单单一束光,瞬间照准无人机,或者把它烧得冒烟,电路板一秒钟报废,打击效果显著得很。
而且一发的成本在几美元,真的超划算,完全能让人心动。
美国在激光武器的研发上,果然是不遗余力。
早在上世纪80年代,激光打导弹的想法就已经浮出水面,但技术不成熟,直到21世纪,这完全不靠谱的梦想才开始逐渐实现。
2014年,美国海军正式推出一款能实战的激光武器,虽说射程不算惊艳,但好歹是一个开始。
再到2025年,美国的激光炮可以打到8005米外的无人机,距离相当于八个足球场的长度,这一招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
而且每次发射的成本,竟然低到1美元,简直让人不敢相信。
要说美国可不是小打小闹,军工巨头们甚至研发出了300千瓦的激光大杀器,其威力是之前60千瓦的五倍,说白了,这玩意儿简直是个打击机器,不仅能对付无人机,连巡航导弹也不在话下。
不过,美国自己也承认,这厉害的新装备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,军舰装备这一玩的,会吃掉大量电力,开几炮就得累得喘口气。
如今美国海军73艘阿利·伯克级驱逐舰中,只有普雷布尔号装上了激光武器,看来就算是军火土豪,美国也得量入为出,没那么简单。
日本这边的激光武器走得则是另一个风格。
2024年,日本防卫省公布了一款射程1200米的激光武器,主要是为了应付无人机的侵扰,虽然比起美国的8000米差了不少,但是在短距防御上也足够用了。
它的功率达到10千瓦,快速锁定目标,在2到3秒内就能击落,不过在面对复杂战场环境时,偶尔会失联,显得有点捉襟见肘。
日本的军方并不满足于此,计划在2025年推出舰载激光武器,目标较高,要在摇摇晃晃的船上实现稳定打击,这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海上的盐雾、潮湿都可能影响激光的表现,这可不是小事。
但随着近几年日本军力的秘密发展,他们显然不打算永远跟随美国的屁股。
再说中国,在激光武器的领域虽然起步略晚,但最近的发展速度简直像开了挂。
2024年珠海航展上,中国展出了一款名为LW-60的车载激光武器系统,最大射程能达到6000米,确实在全球层面上处于一流水准,比日本强不少,虽然还差美国的8000米,但绝对让不少国家眼红。
LW-60不仅能准确打击无人机,还能干扰敌方光电设备,机能强大,能够在6000米外直接摧毁无人机。
在敌方无人机尚未发现威胁之时,就被点下来的感觉,简直是霸气外露!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的激光武器在能源系统上的表现突出,不同于许多国家激光武器打几次就得充电,LW-60能长时间稳定输出,真是给实战增添了不少底气。
不过,中国军工人员也保持理智,公开表示激光武器还有不少需要攻克的难题,比如散热和天气影响等比起暴风雨天来说,激光被雨滴吸收能量的情况也是个麻烦。
总的来看,美国的激光武器目前在射程上暂时领先,而中国以6000米的成绩紧追不舍,日本则在1200米的范围内寻求实用性,一个个都在为未来的战斗进行准备。
未来的战场注定是无人机的天下,而激光武器似乎是应对无人机的性价比之王。
几美元的成本拦截几十万的无人机,这个账一算谁都会心动。
但激光武器也不乏挑战,电力问题、环境适应性、体积重量等一系列难题仍然悬而未决。
各国在激光武器上的研究,支持着军事现代化的进程,而谁能在这条道路上更上一层楼,自己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夺得胜利。
中国、美国和日本谁会抢占先机?
这是个好玩的争论,大家怎么看?